( 共计5631门 )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老师:杨丽霞
报名人数:5553人
点赞人数:164人
本视频是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关于抗疫专题的一次微课。分别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困境与挑战、新冠疫情中家国情怀的呈现与展示以及新冠疫情下责任担当意识的激发与弘扬三个方面来展开,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发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老师:鲁琳 安诺娜 李乐
报名人数:5118人
点赞人数:122人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群人始终坚守医疗岗位,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广大的医务工作群体。课堂讨论以张定宇医生为典范,围绕医学中“生命”这个核心话题,从不同维度对抗疫中医务工作人员的崇高医德进行了探讨,激励同学们学习最美逆行者们体现出来的高尚医学道德,强化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将其转化为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巨大动力,为人民、社会和国家奉献终身。
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老师:刘振华 杨卫民 齐熙泽 宋青红 王丽 何江...
报名人数:9375人
点赞人数:301人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源泉,代代相传。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建党精神的传承依然清晰可见。在党中央的号召下,“跟我上”这种革命年代中国的独特精神和气质在华夏大地重放光芒,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信心。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刘智明……许多共产党员用自我坚定的力量,让抗击疫情的精神旗帜在人民的心中高高飘扬。火线入党可以看出建党精神的传承壮大了党组织。建党精神反映和承载着几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深刻回忆、崇高梦想,其传承离不开精神开创者和继承者扎根大地和人民的美好情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以贯之的知行合一品质,勇
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老师:刘科 王海斌
报名人数:1380人
点赞人数:68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连续奋战,彰显了医者仁心的最高境界。对最美逆行者们,我们不仅表达敬意,更要理性思考医务工作者的社会担当的伦理依据。首先,它来自一种外部责任,它是灾难共同体的分工合作的客观结构从外部赋予每个个体的;其次,外部责任的独特担当是以医务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甚至在疫情当前的大背景下特殊职业身份被不断赋值,深化为稳定社会心理的“特殊知识分子”;第三,在外部责任向内部责任过渡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社会担当的内在道德动力建基于信仰和契约精神两个维度。结合疫情通过三层讲述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老师:张雪梅 马尚明
报名人数:1301人
点赞人数:19人
本视频针对网课教学特点和实事求是的多重价值界定,我们采取导读与精讲相结合,从问题出发,运用比较和逻辑历史相统一、理论实际相结合等方式,提炼三个知识点引导学习: 一是从传统文化到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自我彰显。强化学生对实事求是产生的历史必然及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纠正错误、自我革命的品格认知;二是“山沟沟”VS“神仙”:实事求是是反对主观主义、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强大理论武器。强化学生对实事求是价值功能的认知;三是硬核VS虚假:实事求是是全党全国全民共识。引导学生思考实事求是难在何处,为什么应该
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老师:陈东利 王海斌
报名人数:64人
点赞人数:5人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国家各行各业都在努力、都在共同奋斗。但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救死扶伤的她们——女性医护人员!国士无双李兰娟,对患者的牵挂,让73岁的她依然满腔热血,再次在病毒肆虐的战场上成为勇士。雷霆少将陈薇,率领团队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还有许许多多女战士,她们未必有李兰娟、陈薇那样巨大的成就,但论勇气和慈悲,却是一样的。她们把个人梦想融入了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用新时代女性的力量,连接起奋斗的篇章!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老师:黄庆桥
报名人数:1264人
点赞人数:38人
本视频是黄庆桥老师基于新书《科技成就中国》,为上海交大学生讲授的一堂网上国情思政课。视频深刻阐发了我国全面脱贫、进入创新国家行列的历史性意义,生动讲述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中国北斗、中国高铁、航母、大飞机等国之重器的研制历程和伟大意义,客观理性分析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水平,主题鲜明,语言生动,感染力强。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老师:胡涵锦 周凯 陈鹏
报名人数:2037人
点赞人数:59人
本课程主要是把抗击疫情与《概论》课教学的融合。在抗击疫情“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多难兴邦。这次新冠肺炎的蔓延,无疑也是一种磨难。但历经磨难中华民族非但没有被压垮,而是不断在磨难中成长和奋起。其背后蕴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伟大的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坚定的文化自信。通过对抗击疫情的分析,引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老师:速继明
报名人数:1856人
点赞人数:116人
本视频通过引领大学生们从抗击疫情中诸多典型事件、人物来思考其背后的动力因素的家国情怀。在此基础上,对疫情中的大学生如何培育家国情怀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处理好 “大我”与“小我”的关系,积极将“小我”融入“大我”,为抗击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是要处理好“长远”和“当下”的关系。在“长”与“短”的辩证法中作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选择和目标定位。面对灾难,大学生既要从疫情中体悟、领会和培育家国情怀,更要把这种情怀转化为历史责任与担当,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老师:崔海英
报名人数:11789人
点赞人数:516人
本视频首先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传播疫情谣言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影响因素:一是新冠疫情是社会重要事件;二是大多数人对疫区情况不了解;三是普通人很难分辨疫情信息真伪。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新冠疫情传播的危害,主要有四个危害:一是影响疫情真实信息的传播,加大了疫情防控的压力;二是冲击社会信用体系,模糊和瓦解事实真相;三是干扰公众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容易引起恐慌和混乱;四是故意编造、散布谣言的个人需要承担法律后果。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汪斌锋 张驰 陈俊傲
报名人数:1394人
点赞人数:67人
本视频主要结合国际环境,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天灾人祸”交织的国际环境。通过对2020年开头几个月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说明此次新冠肺炎战疫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二是“正大于负”的国际舆论氛围。主要强调此次中国“抗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三是危机应对彰显中国综合实力。此次战疫,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包括党的坚强领导;超高的决策效率;超高的行动效率;强大的协调能力;高校的工业生产等。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汪斌锋 张驰 陈俊傲
报名人数:120人
点赞人数:13人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坚决打赢疫情的防控阻击战。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除了广大的医务人员以外, 普通民众都参与其中了;第二,有序地复工复产;第三,深刻系统的反思:一是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反思我们的生活是否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三是反思我们的工作有哪些形式主义的做法,需要纠正。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汪斌锋 张驰
报名人数:1133人
点赞人数:72人
2019年末至今的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专家们探究疫情本身的同时,很多人对疫情带来的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陋习在此次疫情中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所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十分必要。绿色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要确立“生命共同体”意识,为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提供理论基础;第二,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第三,要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和保障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
机构:湖南文理学院
老师:黄向阳师生团队
报名人数:7602人
点赞人数:874人
结合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从不同角度讲述中国何以能够在战“疫”中取得阶段性胜利,进而阐释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诸多优势。
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老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组织部
报名人数:12066人
点赞人数:882人
反映杭电党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创纪录片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老师:张婷婷
报名人数:194人
点赞人数:28人
通过回顾新中国防治传染病——血吸虫病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当时医疗事业发展的同时,以历史反观当前防控新冠疫情的现实,从而寻找经验,增强信心。课程首先以毛泽东《送瘟神》的诗句引出血吸虫病及其历史;其次,介绍新中国血吸虫病的肆虐状况,以及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危害;再次,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防治措施;最后,课程通过总结防治经验,并与当前疫情防控措施做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学防治、万众一心,就一定能送走“瘟神”。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老师:郭文良、张婷婷
报名人数:101人
点赞人数:4人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分析清末东北鼠疫事件,从中寻找对今天的冠状病毒抗疫的有益启示,从中引导学生思考中西医的发展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