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计5875门 )
机构:青岛科技大学
老师:王梦珂
报名人数:4人
点赞人数:0人
《心理健康科普小课堂》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科普小课堂,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
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老师:牛金一
报名人数:2383人
点赞人数:71人
本视频中牛金一老师主要讲述了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因效应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即人们更容易受到首次接触的信息或印象的影响。高山流水遇知音,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起到着重要作用,首因效应在交友、招聘等社交活动中发挥着重要意义。
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老师:刘策
报名人数:2421人
点赞人数:76人
本视频主题为“打开认识自己的盲盒”,刘策老师通过对“乔哈里窗”进行讲解,生动具体地展开描述了其含义与重要作用。“乔哈里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它将我们的内心世界看作是一道窗口,我们可以将窗口分为四个意义不同的象限,从而更好的进行自我认识。
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老师:历志
报名人数:2513人
点赞人数:90人
历志老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白熊效应”的定义、本质及其应对策略。他通过实例告诉我们,了解并应对这一心理现象对管理个人思维和情绪至关重要,可以助力同学们更从容地面对挑战,实现自我的成长。
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白瑜
报名人数:3人
点赞人数:1人
通过三位不同度数的青年,来介绍45度青年逐渐成为主流及其更好的学习状态,同时介绍了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压力的方法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赵博豪 刘书语 龙一佳 郭烨凡 刘霄瑞
报名人数:95人
点赞人数:7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本课程围绕“青年力量”“青年行动”“青年身影”“青年声音”四个方面来展现当代大学生对于青年的认识与思考。同时,积极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大趋势和师生获取信息渠道新变化,把互联网作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在校园新媒体平台开展朋辈间的思政课程,打造有“网感”、有时代气息的融媒体产品。
机构:长春建筑学院
老师:王硕
报名人数:10人
点赞人数:1人
校史是对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其中蕴含沉淀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更是生动的育人素材。挖掘校史资源,讲好校史故事,弘扬校史精神,是高校善用“大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是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创新路径。讲好校史故事,是讲好“四史”的有力抓手。上好校史思政课,是新时代厚植青年学生思想文化根基的力量源泉。校史思政课,让同学们更深刻领会,学史可以明理,学史可以增信,学史可以崇德,学史更需力行。
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老师:隋昆澎
报名人数:871人
点赞人数:622人
为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提升素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崔敏
报名人数:101人
点赞人数:2人
本作品具有以下特色与亮点: 1.以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了观察、体验、探索等教学方法。构建了教师、学生双主体,师生的同频共振有效促进了课堂效果的提质增效。2.具有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特点。老师在可观可感的具体情境中讲授理论知识,并将其不升华、内化,促使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实践。3.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贴近性。教学内容紧跟时事,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将国家大事、百姓所需、身边典型融入了大思政格局,引发了青年大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洪蓉
报名人数:33人
点赞人数:0人
通过心理互助协会的故事展示出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普遍心理困惑,并展现朋辈互助的重要作用,进而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科普与教育。
机构: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老师:易班宣传团 骆卡丹
报名人数:1329人
点赞人数:124人
建党精神富有内涵、意境深远,穿越时空、经久不衰。传承建党精神,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