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课程 > 思政理论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所属省份:上海
  • 报名人数:5115
  • 课程代码:YOOC/CC2032/20200227
  • 主讲老师:华东师范大学讲课团

课程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个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从社会适应,身心成长和事业发展等问题入手,内容涉及大学精神、爱国主义、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学习观念、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社会交往、友谊和爱情以及自我修养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意识。法律基础部分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为根本宗旨,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理论、宪法、刑法、民法以及相关法律

报名学习

课程概述

课程视频总大小0.0MB,总时长0分钟0秒

     根据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要求,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提高法律意识,教育大学生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自身修养,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自觉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上述教学目标,是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应当明确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每一单元的教学也都应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课程的教学目标原则上是一致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应当反映和贯彻课程的教学目标,使课程的教学目标渗透于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目标定位具体体现四个方面:

1、政治性目标。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目标

2、思想性目标。课程通过人文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传授和理论讲解,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

3、实践性目标。课程结合我校师范教育的特点,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法的教育,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课程坚持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知行一致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