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课程 > “四史”学习 > 走进红色黑土地

走进红色黑土地

  • 课程机构:吉林医药学院
  • 所属省份:吉林
  • 报名人数:1278
  • 课程代码:YOOC/CC5848/20230728
  • 主讲老师:吴琼 李欣 史菲 王雷

课程简介:本课程荣获吉林省高校第三届易班优课大赛一等奖。吉林在百年党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红色资源和不朽的感人故事。“三地三摇篮”是吉林省六个红色标识,本课程重点讲述“三地”,带领大家一同走进这片红色的黑土地。

报名学习

课程概述

课程视频总大小0.0MB,总时长0分钟0秒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三地三摇篮”是吉林大地一抹亮眼的红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从汽车工业到电影事业,再到航空事业,吉林在百年党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红色资源和不朽的感人故事。

      首先第一“地”,吉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掀起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1931年12月,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劳农赤卫队和特务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点点星火,凝聚起无限力量。1931年底至1932年夏,多支抗日游击队诞生于吉林省,而这些也正是东北抗联的前身。1934年2月,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砬子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东北抗日联军”的名称,那么担任总指挥的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杨靖宇。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日寇血战,他在弹尽粮绝、只身一人的情况下,与日军奋战5天5夜;他在饥寒交迫、艰苦卓绝的情况下,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是他和成千上万名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的鲜血和生命给这片黑土地染上了第一抹红色。

    第二“地”,吉林是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当时以松花江为界线,松花江以南,哈大线以东的长白山区称为南满,以北的一部分地区则称为北满。1946年12月,正值松花江畔最冷的时节,南满军区发起“一保临江”战役。次年1月,北满东北民主联军实施“围点打援”战术,开始“一下江南”作战。纪念馆中留存的当年战士们穿的单薄棉衣、套着垫子的老马鞍。东北民主联军的战士们就是在那样冰天雪地的环境里,与敌人英勇作战,取得“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的胜利,保卫了南满,巩固了北满,扭转了东北战局,这是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的东北解放战争史上第一次重大战役,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为吉林的这片黑土地上留下了一抹胜利的“红”色。  

      第三“地”,吉林是抗美援朝后援地。电影《长津湖》的上映,火爆全国,而血战长津湖的第9兵团正是从吉林省的集安、临江入朝作战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42万余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集安奔赴朝鲜战场,28700名吉林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力支援前线的同时,全省还先后成立军服加工委员会、军粮加工委员会、炒面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派专人负责,迅速落实人员、设备、场所,及时完成各项任务;大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伤病员先送到通化抢救治疗后,再转到后方疗养。作为中朝边境线最长的省份,吉林省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这场伟大战争的重要后援地。 据统计,在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有18499名吉林籍指战员牺牲在朝鲜战场,牺牲总数为全国第3位,占志愿军烈士总数的10.1%,吉林儿女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更让红色基因深深的根植在这片黑土地上。

      昔年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但这段浴血鏖战的烽火岁月和那些悲壮豪迈的英雄史诗,将永远铭记于人民心中。如今屹立新时代潮头,吉林人民将继承先辈遗志、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灌注革命精神,让吉林这片黑土地永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砥砺奋进,创造新的历史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