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课程视频总大小0.0MB,总时长0分钟0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依据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具体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而制定,旨在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大学生明确心理健康标准和现实意义,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特征、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能够进行自我探索;通过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高;通过帮助处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了解大学时期心理的发展特征、异常表现以及异常心理的调适方法,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覆盖学生成长中客观面对的心理发展与健康的课题,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媒介,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采用“从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为归宿,教给学生的是对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处理后的生活化的阐述和形态。本课程有别于知识化课程,重在“引导学生产生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行为改变”,因而不设定统一的教学纲要(系列课程单独设置教学大纲),也不进行标准化测验,课程的设计与运作大部分在理论教学与活动中建构和生成。具体而言,本课程教学形式为三合一模式,包括三大板块,即知识普及、咨询教育和活动课程。三合一的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关注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学”与“做”有效连结,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同时,此种教学形式也充分利用团体内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促使学生进行观察和省思,从而既形成抽象化的概念和普遍性的结论,又能够对自我进行恰当的探讨、认识和接纳,进而帮助学生生成将所得知识和观念运用于真实情境并发展出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