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计225门 )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张晓琼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牢固的现实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铸牢了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时代特色,三者源远流长,又一脉相承、各具特色,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汇聚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也共同构筑了当代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岳婷婷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什么是生态扶贫?怎样进行生态扶贫?如何巩固生态扶贫成果三个问题: ①概念与提出背景。讲述“两山”理念的诞生。通过浙江安吉余村以生态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说明我国实施生态扶贫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②内容与实现路径。介绍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等生态扶贫举措及其成效。通过广西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扶贫的案例,体现生态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独特价值。 ③精神与价值理念。讲述右玉由荒变绿、由绿变富的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故事,说明生态扶贫工作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精神,弘扬“人不负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朱秀蕾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这节课的内容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第二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1839年开始,中国清政府在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制度落后,武器装备更落后。而列强则在历次侵略战争后一步步实现了对中国政治的操控,中华民族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泥沼中历尽苦难。从那时起,民族复兴就是每个中国人心里的宏愿。当今的中国早已不同于往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路上,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内而外的诠释了民族复兴与大国担当的关系。中国人不仅要让自己强大,更要在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作用。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朱光亚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近代以来,随着英帝国主义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面临深重灾难,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分别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危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别从宗教、技术和制度的层次向西方学习。然而,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他们都失败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传播奠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一传入中国,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戚晓薇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等中华传统理念和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外交创新实践。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外交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为建构中国特色的外交学说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撑。通过学习,明确党和国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的重要决策,是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举措,既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外交战线的一件大事。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马倩倩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关于生物的进化,曾经出现过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突变论,认为有机界的变化是由于突然性的质变所引起的,否认质变是量变的结果。一种是庸俗进化论,它只承认发展中的量变,否认事物发展的质变,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性。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既不是纯粹的渐变,也不是突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刘烨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近代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日本因地缘因素导致的资源少,近代被西方列强侵略后的危机意识加强,非正义性的民族扩张主义理念,是其必然要侵略中国的根源。中国要不要抵抗?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但其并不能阻止日本侵略中国!因为日本侵华是其野心膨胀和“大陆政策”推行的必然结果,并且“大陆政策”从起源、形成、发展最终都指向了要灭亡全中国,威胁到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所以中国必须要抵抗! 中国要如何抵抗呢?毛泽东分析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野蛮的,加之中国革命的现实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要想阻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李亚莉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过程》是《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第三部分的重要内容。如何保护英雄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从保护英雄意愿的提出,到英雄保护法的制定,英雄保护法的执行,英雄保护法的适用,英雄保护法的遵守。既完整的呈现出了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过程,又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用法律名义保护英雄。
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老师:陈红
报名人数:0人
点赞人数:0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没有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也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节课从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维度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希望通过本节课的讲解,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激发大学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活力,从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老师:张琪瑶
报名人数:207人
点赞人数:25人
本节课选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要想稳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需新的生产模式的引领。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节课,从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以及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做出了系统阐释,进一步深化同学们对新质生产力及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的理解。
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老师:赵安琪
报名人数:18人
点赞人数:5人
本节课节选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科学实践观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从高中向大学,由家庭呵护走向独立生活的转化,要实现平稳转化,把自己塑造成能够展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必须具备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本节课从四个方面讲解了科学实践观的发展历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投身实践。
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老师:于胜然
报名人数:19人
点赞人数:4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学第一课,本节课通过“什么是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三个问题层层深入,以史实为依据阐明学好历史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深刻解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老师:马迪
报名人数:15人
点赞人数:4人
本节课通过“共产主义是否值得追求?”“共产主义是否追求的得到?”“共产主义应当如何追求?”三个问题层层深入,阐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强化学生对共产主义的认同,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老师:冯静宜
报名人数:14人
点赞人数:3人
本课程依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中国成立75年之际,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斗争历程,分析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从“进京赶考”到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是如何彰显党管党治党的高度清醒和强党兴党的战略自觉的。此外,在新时代赶考征途上,对青年大学生发出号召,鼓励其为实现党的使命贡献力量。
机构: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老师:周霞
报名人数:152人
点赞人数:12人
《概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用书,是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机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老师:周雅
报名人数:1441人
点赞人数:150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我校认真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指导,通过微宣讲的形式,向广大师生报告二十大学习成果。
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
老师:李思特
报名人数:173人
点赞人数:17人
授课对象:大二本科生;教材选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版)
机构:安徽财经大学
老师:李青文老师学生团队
报名人数:432人
点赞人数:38人
伟大建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源头活水和灵魂,延安精神包含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效传承和时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