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计5631门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老师:广西医科大学辅导员:徐晓君、施承、张瑜、吴...
报名人数:271人
点赞人数:44人
《同心战疫▪辅导员思政微课》,让思想教育不断线、走上线,云端守候,引导同学们科学对待疫情,积极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赵庆新 汪斌锋 张驰
报名人数:663人
点赞人数:42人
以责任与担当为视角,结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们展现出的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蓬勃力量,谈如何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以战“疫”中的典型青年榜样为引,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谈青春的内涵、意义与责任; 二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谈新时代青年如何才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张璐倩 毛安然 汪帮琼
报名人数:40人
点赞人数:6人
党中央高度重视这次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深刻领会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党中央的指挥下全国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并付出巨大努力和贡献,彰显着中国力量。在全球疫情危机的极端事件中,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推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二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是凝聚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叶敏 徐国民 卢杨
报名人数:14209人
点赞人数:552人
这次新冠疫情可谓一次“超级瘟疫”,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总书记也提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对这次历史性的疫情事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力挽狂澜,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初步胜利。疫情防控的中国要诀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治有仁心;二是大国有优势;三是制度有力量;四是人民有担当;五是文化有底蕴。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倪明红 徐国民 卢杨 叶敏...
报名人数:767人
点赞人数:69人
疫情发生后,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在道德领域值得思考的行为。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公益明星韩红收获了无数的赞美,故意隐瞒旅行史和接触史的患者则成为了大家谴责的对象。然而,中国留学生回国避难,明星捐款20万受指责的行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这些争议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讲授内容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道德底线在哪里;二是何为道德绑架?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卢杨 徐国民 叶敏
报名人数:161人
点赞人数:13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 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彰显,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锻造过程。这种文化力,越是在民族危难之际,在遇到重大灾情的紧要关头,爆发得越勇猛,其集中表现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坚决打赢并坚信必将赢得全面胜利的巨大优势。本节课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授,即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疫情防控中彰显红色革命文化、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与锻造文化自信。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刘震宇 陈俊傲 徐国民
报名人数:57人
点赞人数:1人
本课堂就中西疫情处置对比,在三个方面体现党的领导制度与体制的优越性,一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生命至上的立场,实事求是地对影响深远的新冠病毒疫情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西方则以制度傲慢与政治利益错失控制疫情的良机;二是党的集中统一、强力果断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是战胜疫情的核心。西方的制衡为原则的多中心的政治制度则缺乏执行力和控制力;三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是党的领导体制战胜疫情的最坚实的基础。西方政治模式下,政党利益,选举利益,不公平的权贵阶级阶层利益等严重干扰甚至颠覆生命至上的理念和措施,与此对应的公民难以配合相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老师:杜仕菊 黄时进 陈俊傲
报名人数:5220人
点赞人数:119人
2020年年初,当新冠肺炎在武汉及湖北肆虐时,钟南山等八位院士作为共和国顶级学者,无畏生死,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解放军、志愿者等一起,逆行来到疫区,深入一线救治病患,同时运用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钟南山等这八位院士,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无愧于时代的楷模,是广大高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机构:东华大学
老师:王治东 陈希 、陈向义
报名人数:40人
点赞人数:5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要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回顾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防控阻击战,我们不难发现全新的数字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疫情防控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智能科技成为了这场战役中的“硬核力量”。本期的“战疫小课堂”将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聊一聊这些技术如何帮助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兴的数字智能技术提供基础支持的超级计算机和5G网络对于我国的重要战略意义。
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老师:邓军教授、贺祖斌教授、旷永青教授、钟瑞添教...
报名人数:2112人
点赞人数:199人
“同心抗疫‘易起来’,共上一堂‘形势与政策’课”系列网络微课
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老师:周贇 朱爱叶
报名人数:36人
点赞人数:4人
在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发的“转角”,我们真实感受到了“大爱”无疆,真实感受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真实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责任和担当。为什么在疫情面前我们可以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他们”默默地为我们在负重前行。本堂课要强调的就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将“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誓言在心中牢牢珍藏。我们是中国的未来,我们的梦想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更好的我”,成为像“他们”一样为14亿中华儿女创造岁月静好的“我”。
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老师:周贇
报名人数:23人
点赞人数:2人
在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所有人都被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事迹、英雄的人所感动,但究竟是什么令我们感动,这是值得刨根问底的。其实是钟南山、李兰娟等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韩红、汪勇等志愿者逆流而上,武汉人民毫无怨言地自我隔离,他们的共同点是担负起社会责任。那么为什么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人是令人感动的呢?这是人之为人的特殊性决定的。当我们在说感动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呢?其实我们是在说“社会责任”。本节小课堂,就是要从哲学的角度讲清这个小问题。
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老师:周贇 张腾宇
报名人数:24人
点赞人数:1人
中国是一个热爱诗歌的国度,我们不仅用诗歌咏叹美景、抒发感情,而且还用诗歌针砭时弊、正言批评。其中有些诗歌论及瘟疫。古往今来,我们的先辈经历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瘟疫,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的成长史,同时也是一部与瘟疫较量的斗争史!本视频透过关于疫情的几首诗歌,看看古人曾经经历过怎样的疫情,又有着怎样的思考。纵观古今,无数次惨重的教训告诉我们,瘟疫的盛行,大多出于人祸,而非天灾。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如若忘却历史的沉痛教训,终不免重蹈覆辙!
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老师:周贇 杨孟哲
报名人数:33人
点赞人数:4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但中国在党和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下,在广大医护人员的英勇奋战下,中国社会正在一点点恢复常态。如果把新冠肺炎疫情比作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那么身处其中的医护人员就是拼杀在一线的将士们。中国的抗疫,是全国前线所有白衣天使共同血战,用生命救生命,赢得的成绩单。但没有谁是生而英勇,他们只是因为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只是因为怀着救死扶伤的仁心医术,只是因为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和人民,而选择了无畏艰险的冲锋。
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老师:周贇 欧阳丹丹
报名人数:889人
点赞人数:92人
灾难是检验人性的试金之石,更是考验国力的点兵沙场。从这场中国战“疫”中,我们向全世界、全人类彰显了无与伦比的中国力量。而这股强大的力量又可以分为这么13个“力”:“行动力”、“反应力”、“甄别力”、“执行力”、“保障力”、“执政力”、“号召力”、“亲和力”、“向心力”、“组织力”、“创造力”、“凝聚力”、“魅力”。本视频将通过13个力的分析,向同学们解读“中国力量”是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奇迹”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老师:周贇 刘妍
报名人数:22人
点赞人数:1人
当前,中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更离不开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定集体意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战胜新冠疫情的根本动力。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中国人民克服不了的困难、迈不过去的坎。人民“战疫”为人民,人民“战疫”靠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