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计226门 )
机构: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老师:萨仁通拉嘎
报名人数:36人
点赞人数:4人
本课程主要的讲述的内容有: 1.矛盾的普遍性 2.矛盾的特殊性 3.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等内容,其中矛盾的特殊性内容是本课重点。通过本课程让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矛盾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构:内蒙古大学
老师:刘薇
报名人数:70人
点赞人数:2人
全国的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解放,农村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是由于小农经济分散落后,力量薄弱,农业无法满足对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工业原料、资金和市场的需求,小农经济也不利于兴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由于贫下中农缺少农具、牲畜、劳动力等困难还可能造成农村的新的两极分化,因此,党和政府决定采取积极领导的方针,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机构:内蒙古大学
老师:廖婧
报名人数:1534人
点赞人数:94人
本节课主要向同学们讲授幸福的涵义和在奋斗中成就幸福人生两部分内容。重点是使同学们明确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幸福,理解正当的享受与享乐主义的区别,回答了正当的享受能够获得幸福,但享乐主义不能获得幸福,从而抵制享乐主义错误的人生观,引导同学们树立奋斗成就幸福人生的正确幸福观。
机构:内蒙古大学
老师:赵秀娥
报名人数:41人
点赞人数:0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高教出版社2018版教材《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节第二个标题内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基础之一。主要由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论组成。在本章的第一节,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本节课将在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学好这个节内容会为以后学习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所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
机构:内蒙古大学
老师:乌兰哈斯
报名人数:36人
点赞人数:0人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之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主要讲授联系的含义及其特征。通过对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理解与掌握,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了解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具体联系,掌握辩证认识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机构:内蒙古大学
老师:魏月
报名人数:54人
点赞人数:4人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青年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大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机构: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老师:苏亚拉
报名人数:47人
点赞人数:2人
本课基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主要讲述了共同富裕的概念(过程脉络)、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三方面内容。让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共同富裕的相关理论,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立足于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机构: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刘超
报名人数:85人
点赞人数:12人
随着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本节课主要围绕地主阶级洋务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而展开。
机构: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老师:李伟
报名人数:90人
点赞人数:7人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机构: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刘超
报名人数:27人
点赞人数:3人
随着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本节课主要围绕地主阶级洋务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而展开。
机构: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老师:李燕峰
报名人数:80人
点赞人数:4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机构: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老师:杨亢
报名人数:1146人
点赞人数:102人
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实践的相关知识和认识的本质与规律以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使大学生正确利用认识的前进性和上升性规律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树立科学实践观和认识观,努力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老师:包那日苏
报名人数:58人
点赞人数:8人
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