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计493门 )
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老师:董海芹
报名人数:62人
点赞人数:12人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情绪管理成为了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我们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感到“EMO”(即情绪化、低落、沮丧等),而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了解并掌握情绪ABC密码,学会管理自己的EMO情绪,变得尤为重要。
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老师:刘静婉
报名人数:28人
点赞人数:1人
本次公开课选取了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作为主题,从身边常见事例入手,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 ABC”理论,针对学生的情绪问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认识不合理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使大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和应对压力、挫折、困难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做到自信、自立、自强。
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老师:李艳欢
报名人数:5人
点赞人数:0人
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性不断发展,但进入大学后,他们面对学习、情感、就业等多方压力。由于他们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准备不足,抗压力的能力较弱,也没有较好的调试压力的相关技能,因此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也被称为“脆皮大学生”。本次公开课选取了大学生压力管理作为主题,采用剪映软件进行视频剪辑,课程通过探讨压力状态下人的的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压力对人存在影响,但这种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我们要直面压力,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发挥压力对人的积极作用,克服压力的消极影响。
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老师:李艳欢
报名人数:5人
点赞人数:0人
本微课主题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人际交往章节进行设计,以当今学生中热议的“社恐”为出发点,辨析“社恐”心理与“社交恐惧症”的差别,分析“社恐”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社恐”心理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人际交往,正确认识自我,避免戴上“社恐”的帽子,消极自我暗示。
机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张彩怡
报名人数:56人
点赞人数:45人
本课程以热播剧《玫瑰的故事》黄亦玫独立的爱情观为镜,探讨大学生应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学习在爱情中保持自我,识别并远离PUA等不良情感操控,引导其建立健康平等的恋爱观,成就自信人生。 引言:黄亦玫爱情启示录,为何“爱人先爱己”是恋爱基石,实现自我价值与恋爱平衡。 PUA现象及案例剖析:识别生活中的情感操控,分享真实案例、探讨如何避免恋爱陷阱。 实践指导:走出PUA的具体方法。 总结:做清醒大学生,拥抱健康恋爱人生。
机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丘燕兰
报名人数:41人
点赞人数:9人
课程简介:本课程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机构:聊城大学
老师:张文澍
报名人数:35人
点赞人数:3人
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张文澍老师以“弘扬正气驱邪教,心理安全谱新篇”为题,围绕“邪教的定义与危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邪教洗脑”、“巧用心理学 防止被洗脑”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邪教对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同时利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让我们切身感受邪教的危害,切实给予我们有效的措施。远离邪教,从我做起!
机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老师:孙雪洁,白云贵,刘路遥
报名人数:6598人
点赞人数:309人
本课程包含三小节,分别是跳出精神内耗的漩涡,如何提升专注力,在爱情里,是冲突也是机遇
机构:聊城大学
老师:孙哲
报名人数:8人
点赞人数:3人
此课程分为彼此相识、认识自我、自我成长和总结分享四部分。 课程以萨提亚沟通模式的理念为基础,以萨提亚沟通模式中的应对姿态为载体, 旨在通过一致型的沟通基本技巧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改善宿舍人际关系,提升学生的自尊感,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老师:高薇
报名人数:34人
点赞人数:17人
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人的认知、影响人的行为,大学生正处在情绪体验丰富、表现较强烈、波动较大、社会情感更加丰富的阶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培养积极乐观情绪。
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董蓓
报名人数:10人
点赞人数:7人
网抑云”是因2020年网易云音乐APP评论区存在大量带抑郁情绪的词语或句子而兴起的网络流行语。“网抑云”现象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我们如何辩证看待呢?
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梁荣梅
报名人数:8人
点赞人数:1人
发呆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很多同学上课发呆,那是不是发呆都是不好的呢? 发呆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机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老师:董蓓、杨晨晨、李树雨
报名人数:28人
点赞人数:2人
当人们遇到压力时,吃点甜食从生理和心理上确实会让人感到片刻的放松,但是很多时候,这些热量的摄入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饿了,而是为了缓解情绪。但是如果放任这样的情绪和行为的蔓延,会是我们产生一种失控感,比如:明明不饿却还是想吃点东西,感到内疚自责,为了缓解负面情绪继续吃点东西,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说吃东西解愁是一种逃避,那更加有效的应对情绪的方式就是直面问题。
机构:江苏大学
老师:姬光睿
报名人数:104人
点赞人数:0人
本作品基于“大思政”背景下 ,聚焦学生心理发展过程,致力于解析“认可欲求”这种大学生常见的渴望被认可心理现象,采用实验法阐明其产生机制和潜在负面影响,创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合理运用“认可欲求”的方法,重塑积极认知,增强自尊自信,以更健康的人格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机构: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老师:李淼
报名人数:40人
点赞人数:19人
该课程围绕“放松身心,远离焦虑----避免滑进情绪陷阱“课程主题展开讲述大学生常见的放松和焦虑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放松、认识焦虑,学会正确放松。
机构:江苏大学
老师:宋姚飞
报名人数:338人
点赞人数:7人
课程从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内耗”现象出发,揭示内耗成因,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性,进而引入ACT疗法这一有效心理工具。课程主体围绕ACT疗法的四大核心展开,帮助学生缓解内耗,重拾人生的活力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