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计493门 )
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老师:余成武
报名人数:126人
点赞人数:113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朋辈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中的作用,用“以生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帮助大学生朋辈武装心灵,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本微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案例分析、朋辈心理危机的识别、心理危机的应对。课程以一例具体的心理危机案例作为导入,详细介绍朋辈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三步法”,采用案例分析、讲解、问答等形式,以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总结部分应概括微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心理危机应对的重要性。
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老师:杨士杰
报名人数:110人
点赞人数:117人
以当代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出发,大学生对自身不良的学习习惯意识不强,应对方法相对匮乏,因此本堂微课通过大学生真人演绎、情景再现方式拉进与大学生的距离,转变大学生改善学习习惯的观念,强化意识,更加有效地掌握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应用。最后总结大学生典型的不良学习习惯及其应对措施,使得微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丰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梳理相应知识点。
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老师:陈虹
报名人数:2952人
点赞人数:153人
本课程通过分析大学生常见就业焦虑心态表现,分析大学生就业焦虑产生原因,通过探索求职九宫格,明确自我求职方向;树立求职就业信心,掌握有效求职技巧;做好身心状态调整,学会放松小技巧 ,三步法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
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老师:王品卿
报名人数:103人
点赞人数:120人
大学生由于受到学业压力、人际矛盾、就业焦虑等问题的影响,容易遭受心理问题的困扰。面对心理困境时,大学生应对方法较为单一、应对策略相对缺乏,主动寻求专业帮助或者到专科医院就诊意识不强。因此,通过本节课的设置,让大学生掌握心理困境的应对方法,引导大学生学会自助、善借他助和主动求助,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自觉关注心理健康,积极构筑幸福人生。
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老师:陈燕云
报名人数:192人
点赞人数:199人
本课程以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适为内容分享,在借助朋辈经验分享的同时,以诗为引,带领新生汲取诗词中的心灵养分,助力新生树立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更好状态迎接大学新生活。
机构:衡阳师范学院
老师: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理论宣讲...
报名人数:8006人
点赞人数:2211人
人们总是歌颂主角,但改变世界的勇气、能力和运气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主角。许多人自诩为NPC,但我们不应只看到NPC的“可有可无”,更应该看到他们虽然普通但敢于接受平凡、回归平凡的一面,本课程旨在教会我们正确对待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的关系,摆脱“NPC文学”的枷锁,发现自己生活的闪光点,让自己的灵魂找到栖息之处。
机构:衡阳师范学院
老师: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理论宣讲...
报名人数:6865人
点赞人数:2674人
本课程讲述者为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雅婷,这是一场关于心理学知识的宣讲。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大学生心理与健康问题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来自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在青春期和成年期相交的阶段。这些压力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加,并且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老师:李永娇
报名人数:17人
点赞人数:4人
在当代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心理不同程度的问题,部分原因产生于各方面遇到的不同挫折,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主要针对此类问题,教育和引导学生如何科学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挫折问题。
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老师:苑波
报名人数:8人
点赞人数:3人
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弹性,了解心理韧性研究项目的3I策略,从提升自我效能感、培养成长型思维、训练自我调控能力3个角度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韧性。
机构:西南医科大学
老师:冯淑丹
报名人数:33人
点赞人数:0人
反复挫折后对失败的消极归因是导致习得性无助的重要原因,本课程从打破稳定性、打破持久性和打破内在性三个视角指导学生积极归因。
机构:辽宁科技大学
老师:齐艳萍
报名人数:13人
点赞人数:6人
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威胁。焦虑和抑郁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焦虑和抑郁的普遍性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老师:王泠然
报名人数:12人
点赞人数:6人
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全面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兴衰和成败。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我校在多年大学
机构:吉林师范大学
老师:赵东方、刘心竹
报名人数:4774人
点赞人数:478人
以社会热点话题“I人和E人的社交冲突”为切入点,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分三个层级阐述“I=内向性格”与“E=外向性格”学生的和谐相处之道,明晰认知误区、掌握社交方法、增进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更具包容性和边界感的新型人际交往模式。